【村里的现代化】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乡风文明气象新 产业发展势头旺
2024-05-22 16:51:18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文维 | 作者:刘卫红 易思璨(实习)          浏览量:3628

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加强,乡村,已经渐渐变成大家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居住在乡村的那份闲适与惬意是相同的,现代化乡村的样子却各有不同。今天,《村里的现代化》一起来关注省级文明村联星街道上云桥村。

从县城出发,沿S315省道行驶大约十分钟,就到了上云桥村。在村口的一栋平房里,有好几位老人在这里边闲聊边等候理发。原来,上云桥村有一项老人“专享福利”,年纪上了70岁就可以免费理发。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村民彭福生:“虽然不能节省多少钱,但我们觉得开心,这是对我们老年人的关心照顾,尊老爱幼的传统没有丢。”

上云桥村老人家免费剪头发已经是一件家喻户晓的事情,这件事就是在村党小组会议提出并一致通过的。

在上云桥村廉洁文化示范点,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正在对村里即将举办端午节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分配、物料采购、财务监管等工作进行安排。该活动村里已连续举办五届,村里出资,村民参与,包好的包子、粽子发给村里的低保、高龄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群体。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预计有近百名村民义务参加。

村里的决定大家拍手叫好,村里搞的活动大家积极参加,按照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的说法,就是加强党组织建设。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我认为第一把村干部抓好,第二把党员组长抓好,第三把组里的账目抓好。抓好了这三个方面,上云桥党组织建设自然就会好起来。”

村里建设了门前三小、幸福屋场、廉洁文化示范点等5个公共活动场所,村级事务、账目公布在这些群众活动集中的场所。其中廉洁文化示范点就是村干部联系村民、开展学习的平台。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学习谭震林的先进事迹,还有谭震林在战争年代廉洁奉献、乐于助人、勇于作战的精神。”

学习教育不仅鞭策着村干部,还带动了村民。村里99名村民组建了新风、环保、平安三支志愿服务队,在村里每年举办的4-5场集体活动以及村级治理等大小事务中,志愿服务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村里一共有3900余人,却只有1000余亩山,沿河环垄的村民小组山林紧张,老人过世后只能葬于房前屋后。为了改善现状,村里进行殡葬改革,建设了公墓。土葬转火化,这种对农村传统观念的挑战,在上云桥村却得到顺利推进。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村民刘建国:“以前家里有人过世,需要花费最少几万最多十几万,没钱都得借钱置办,实行殡葬改革后真的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现代化的乡村除了乡风文明,还得产业兴旺。那么,上云桥村有哪些产业呢?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村干部带我们来到了村里的环保页岩砖厂。村民彭成达正在等候装车,通过交谈得知他之前在外务工,疫情期间因失业返乡。回村后,村里与砖厂对接,让彭成达帮砖厂送货。彭成达先是购买了一辆小四轮,半年后,又增购了一辆小四轮,一天可以送四车砖。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村民彭成达:“我帮砖厂送砖给工地,自己也接一些业务,收入稳定,一天有400-500元,一年有10-12万元。”

像彭成达这样在砖厂上班的村民,村里一共有40多个。这几年,受大环境影响,不少企业都在“瘦身”,砖厂却追加了180多万元的投资,3次升级扩产。

攸县湘云环保页岩砖厂负责人彭钦:“窑车增加了40部,码胚改成了智能化。我们厂里之前大概是20辆左右拖转的车子,现在增加到了40多辆,所以我们想把产量扩大,也增加村民的收入。”

像彭钦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村里有6个,在村里落户的企业有9家,近200个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里也以土地入股、土地出租的形式与企业共同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企业有什么困难,包括要调解什么矛盾,村干部尽心尽责帮他们调解问题、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更有信心为村里作更好的贡献。”

目前,村主干道实现了提质改造,自来水、燃气全面入户,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村里水土丰沃,攸河自北向南贯穿而过,利用城郊之便,打造县城休闲生态后花园是上云桥村的下一步目标。

联星街道上云桥村党总支书记彭润明:“我们要打造上云桥村半天游,河堤已经修通了,到东城新区不到5分钟。我们想在河堤边上打造百亩瓜果基地,百亩蔬菜基地,利用河堤水土资源优势,打造休闲鱼庄、生态农庄。”


一审:刘洁琼丨二审:蔡晓雅丨三审:刘峰

监制:吴辉兵

责编:文维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